12月17日下午,2024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年度榜单发布活动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内举行。本次活动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工商联等顾问单位的支持下,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广东软件行业协会、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广州“三会”、澳门企业促进会等行业协会共同协办。
从粤港澳大湾区出发,辐射全国,探寻数字化转型案例,展现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数字化新格局。活动现场颁发了“年度优质转型企业”“年度数智先锋人物”等奖项,其中,“年度优质转型企业”从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企业智能化、ESG绿色化、金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五个维度评选出20家年度优质转型企业和银行,并表彰了7位来自各行业的年度数智先锋人物。
现场同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这是羊城晚报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第三年推出的重磅智库产品。羊城晚报自2022年起开启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深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进程。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迎接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大湾区不仅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更是全球数字化变革的前沿阵地。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任天阳在致辞环节表示,经过3年的打磨,2024年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深调研继续深入南粤大地各行各业,记录、剖析微观个体,透视蕴藏其中的产业转型逻辑与内在创新动能。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同样指出,把优质数字化转型企业发掘出来、推介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自信自强自觉拥抱数字化,推进数字化,在数字化转型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是大湾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重要展开方式。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关键一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危与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细康作了细致的主题演讲。
从万人互联到万物智联的大变革时代,有哪些特征?在赵细康看来,当前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有“四大变化”:价值之变、需求之变、产品之变和竞争之变。因此,企业需要打破传统边界,拥抱跨界竞争和颠覆式创新。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克服胆怯心理,从管用的地方入手。”赵细康提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策略,建议企业从一线营销环节开始,逐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办公效率,并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成熟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此外,利用AI技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包括使用智能过程自动化RPA机器人来提高工作效率。
广东制造创新中心总架构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智库专家饶展则从存量时代下的数字化逻辑给出了新的观点:“我们在谈数字化的时候有两个角度,一种是‘跳进数字化’去看它的底层逻辑,一种是‘跳出数字化’去看它的产业环境。”
在饶展看来,在高增长的增量时代,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产能形态,创造了多品种、小批量、快交期、低毛利的订单生产能力。在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时,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逻辑也随之转变,通过堆项目卷增长的“叠床架屋”模式已经越做越难,通过创新来打造商业模型成为破局关键。
存量时代如何卷创新?饶展指出,在消费关系、生产关系、流通关系、科技关系中其实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价值结构、交易结构、共识结构来获得新的增长。“在进取型的价值结构中,工业的一切都可以用工业工程来优化,当实现最优实践时就进阶到标准化,最高阶的是品牌化。”
“模式的升维是改变‘活法’,交易结构就是新的‘赢法’。”饶展称,机会型的企业家是围绕根据地作尝试,找到信息不对称后套利;专业型的企业家围绕目标做设计,砸钱砸人砸时间,建立一个闭环的合作系统,但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是很难的;生态型的企业家围绕契机做策划,设计杠杆撬动共赢局面。
“我把共识结构归纳为三句话,把事情做正确,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饶展解释,把事情做正确的方式是找兵王,能倾听反馈并进行改善;正确地做事是找职业经理人,能不断学习和沉淀各种流程、方法、资源;做正确的事是找观察家,不断地利用和消解旧的规则,不断地设计和布局新的规则。
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经济气温呈现出探底回升的趋势。在当前这个大转型时期,企业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湾区内的数字化转型尤其需要注意什么?赵细康进一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拥抱数字时代,对于大湾区的企业来说意味着需要关注数字化经济和数字消费。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大湾区企业需要重视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增长点。企业需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对于数字消费,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探索如何将数字化与数字消费结合起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开拓新的市场。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企业而言究竟是一道选择题,还是一道必答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究竟是人为推动,还是机制推动?从活动现场的这诸多优质企业与先锋人物中,或许可以找到几分思路。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广东的数字经济规模更是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羊城晚报和专家顾问挖掘出了一批年度“宝藏”数字化企业样本,并于现场颁发了“年度优质转型企业”“年度数智先锋人物”等奖项。
其中,“年度优质转型企业”从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企业智能化、ESG绿色化、金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五个维度评选出20家年度优质转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与此同时,现场表彰了腾讯云副总裁、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小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明杰,索菲亚家居集团总裁王兵,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优居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鹏,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田雪松共7位年度数智先锋人物。
会上,羊城晚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羊城晚报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第三年推出的重磅智库产品。据悉,羊城晚报自2022年起开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深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进程。
经过三年的深调研,今年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基于对业内主流测量方法的梳理,结合政府和业界有代表性的数字化水平指标模型,对数据来源、测量维度和计算方法展开细致分析,构建起一套基于四大维度的三级指标体系。
这四大维度涵盖了数字化经营、数字化成效、数字化管理以及数字化基础。在构建过程中,充分考量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各级指标赋予了与之相匹配的权重,确保整个指标体系能全面、客观且有效地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方面情况。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羊城晚报对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不同行业企业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涉及生产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特别关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数字化设备覆盖、联网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方面的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意识与执行水平上逐渐提升,但仍存在覆盖范围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关键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汇聚应用方面,许多企业尚未达到全面覆盖的水平。通过这些数据,领导者可以更好地制定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持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报告显示,制造业在受访者中占据了44%的比例,成为最主要的行业类别。生产性服务业紧随其后,占32%,其他行业的比例为24%。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两个行业的受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诸多环节都有突出表现。从三个行业的综合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清晰地表明,大湾区企业已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多个维度积极探索并推进数字化实践,展现出积极的转型态度与显著的行动成效。
在数字化设备覆盖方面,近三成企业实现了全覆盖,超三分之一的企业覆盖关键业务环节,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中,近半数企业通过云平台实现了绝大部分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彰显了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洞察力与应用能力。
此外,《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超八成企业构建数据算法模型以支撑数据分析,生产管控、质量控制及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数据自动获取与展示覆盖率超80%,标志着企业在数据利用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当今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时代的浪潮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高地,正引领着一场深刻的数智变革。而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首当其冲。对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兴精密”)等企业而言,数字化不是可以转,而是不得不转。
“我们是做钣金的,流程是非标的,材料也是非标的,在七年前就开始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创兴精密董事会秘书胡晓欣说,最初是通过采购外部软件来进行数字化转型,投入几百万元之后却发现无法成功落地,“他们那些标准的软件产品,跟我们车间的非标流程完全不匹配”,于是开始自组IT团队来研发软件系统。
“现在制造业很火的三类软件系统PDM、ERP、MES,我们车间都是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研发出来的,大概花了三年,现在都已经成功落地。”胡晓欣举例,像是智能一体仓的建设让企业的仓储空间减少了三分之一,数字化为企业带来的降本增效也很显著,企业净利润从2019年的一百多万元增长到去年的两千多万元,每年都在翻倍增长。
优居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鹏则从优居的自身实践出发,分享了优居如何从家居行业垂类媒体转向到技术驱动营销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商,为全行业客户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以前我们做传统营销的时候,实际上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做一些用户感知和产品创新的决策。但在线上营销时会生成很多线上用户洞察数据。”他表示,通过数据来做用户的判别和最终的营销决策,效果是显著的。
周鹏提到,在当前的“内卷”时代,企业需要通过内向观察来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优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营客AI客服”,以AI代替人工,实现24小时全矩阵接管,实现从NLP到大模型的技术升级,让企业广告投放模型更稳定、更精准,并与多平台深度共建,打通线上线下数据闭环,助力企业获客效率显著提升。
以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的视角,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蝶科技”)从为粤港澳大湾区众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维度,给出了新的答案。云蝶科技总裁田雪松博士表示,目前,公司的数字化实践聚焦于教育、农业、工业三大领域,并有三大核心技术优势,包括智能文本采集技术、智能声像数据采集技术和基于KTD架构的大模型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云蝶自研的行知大模型率先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广州市前十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之一。与“全能”的通用大模型相比,该模型是一款专用于教师教研科研场景的垂类大模型。它不仅能够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教师开展教研工作,还能提高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的效率。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中,金山办公软件作为企业运营的基础工具,其数字化程度对于整体的效率提升和转型进程也有着关键作用。金山办公政企事业部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于叶舟介绍:“在企业数字化的落地中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企业在研发测试环节,不能接受工业云SaaS的模型,会考虑私有化的环境;有一些芯片企业考虑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会考虑信创的方案,我们基本都能提供适配企业需求的方案。”
“我们以往有一个误区,认为模型落地在企业应用后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制造业企业在数据应用方面往往缺乏经验。”于叶舟表示,对于大模型的应用,他们为制造业企业打造了端到端的一站式AI办公解决方案,可以不依赖于数据训练,也不依赖于数据科学团队,能让绝大部分企业实现“开箱即用”。
“产业数字化转型里面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要素,无论多好的技术,都需要与人结合落实应用。没有人把数字化结合在实处,转型就非常难。”广州万维视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以下简称“万维视景科技”)、总经理陈兴军强调,学校是输送人才的主战场。
陈兴军介绍,万维视景科技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公司,是将AI等技术与产业场景结合的应用型企业。实际是为企业数字化办事,要为企业输送合适人才。“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在他看来,应当先确定产业集群及关键环节、抽取场景,明确岗位胜任力标准,再据此告知学校培养人才所需课程及设施等,来为企业输送数字化转型人才。
企业作为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以亲身实践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多元路径和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如同生命离不开土壤和空气一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这些元素正在持续不断地滋养或制约着企业的成长。
在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震看来,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立体多面的综合体,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政策也是不一样的。展望未来,大湾区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主要聚焦于两大核心要点:一是技术突破层面,人才无疑是核心驱动力。这里的人才既涵盖专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也包括具备多元知识结构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将为大湾区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智慧;二是制度保障层面,围绕人才发展需求,构建一套完善且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目前,无论是企业家、事业单位人员还是政府部门工作者,均在深入思考如何将体制机制优化完善,明确完善的方向与重点,在坚定信心稳步前行的同时,不忘回顾初心与使命。
而通过走访广东中小制造业企业,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王方方切实发现,这些中小企业仍然普遍存在不会转、不敢转和不想转的问题——“不会转”是因为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管理者数字化意识和素养有待提升,“不敢转”是企业对于数字化中的信息数据安全存在不理解的情况,以及对政策预期不明朗。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想转,这是因为企业比对数字化成本和收益,发现成本比较高,但收益还不足以为转型提供充分的动力。”王方方坦言,经济类高校、研究机构应该用经济理念对数字技术进行赋值,让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收益,包括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从而敢于向数字化转型迈进,敢于为数字化投入成本和承担风险。
标签: #大数据营销的成功案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