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营销员工:希望粉丝保持批判的热情

aaron 2 0

  12月16日,华为荣耀满“周岁”,同时发布了今年的收官之作荣耀6 Plus,屏幕尺寸更大、处理器性能更强,并拥有颇具特色的双摄像头。而线上线下的一系列宣传攻势也让荣耀在这周年之际赚足了眼球。

  作为互联网品牌,营销策划的能力对荣耀至关重要。在华为荣耀营销人尹志强看来,荣耀6 plus的营销堪称经典,通过立体交互渗透传播,将“伙伴遍天下”变成“声音传天下”。新产品的推出必然为荣耀带来更多的“花粉”,但他认为极度的忠诚可能会妨碍粉丝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对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是有负面作用的,因此“希望粉丝们保持批判的热情”。

  尹志强:以前有做过做线下产品营销策划,相对而且对于互联网品牌的营销策划来说,尤其重要的是进行线上线下的闭环营销,将线下人群引爆并参与线上互动,事实上,我觉得这已经是O2O整合营销了。

  尹志强:我们非常重视消费者的体验与感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兼具科技美与艺术美的产品,对于互联网用户的分析来源于多种数据渠道,包括行业分析,调研以及购买的大数据分析工具。他们是一群非常重视产品品质与体验的人群,热于探索和行动。

  凤凰网:荣耀强调“不跟随”,现在互联网品牌众多,你们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跟消费者沟通吗?荣耀要如何伴随粉丝成长?

  尹志强:我们目前拥有微信、微博、QQ空间、贴吧等全系自媒体平台,能第一时间与我们的消费者沟通,官方商城及其他售卖平台都配有专门团队反馈用户需求,我们建立了花粉俱乐部,目前已延伸到主要城市和高校,给花粉与荣耀以亲密接触的平台。荣耀已与多个项目和基金合作,如真爱基金,为中国年轻一代勇敢追求梦想助力,荣耀之路也是我们粉丝成长,实现梦想的见证。

  尹志强:我们有一体化的售后团体,能在第一时间反馈至公司上层及相关产品、营销人员,另外我们还有大数据监测系统,能从宏观角度获取来自消费者的信息,为避免遗漏,我们各级自媒体团队及花粉服务团队与消费者能实现一对一沟通。

  凤凰网:粉丝在互联网经济下变得尤为重要,你们是怎么定义荣耀的粉丝?在以前的品牌塑造中,会强调“品牌忠诚度”,但荣耀似乎不太愿意粉丝是“极度忠诚”,原因是什么?

  尹志强:荣耀的粉丝是一群有梦想,敢于创新与探索的人,他们低调而热忱,以自己的热情和勇敢走出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路。荣耀的粉丝是一群有主见爱思考和探索的年轻人,我们希望粉丝对我们的品牌有高的忠诚度,和我们一起走荣耀之路,但我们希望粉丝带着批判的热情爱护荣耀这个品牌,保持他们的独立和自由,极度的忠诚度可能会妨碍粉丝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是有负面作用的,对帮助粉丝勇敢做自己作用偏小。

  尹志强:荣耀6Plus是我目前参与过的最为重大堪称经典的营销案例,通过与相当媒体的战略合作,覆盖了从门户到垂直和视频等PC端主流媒体,移动端覆盖了从ZAKER到UC的主流媒体,进行了线上线下的立体交互渗透传播。真正将伙伴遍天下变成声音传天下。

  尹志强:我觉得要与消费者亲密沟通,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关心消费者的诉求,与消费者共同成长。

  尹志强:体验是很深刻的,许多事情看起来无法完成,但只要勇敢去做,挖掘自己的潜力,就可以做到。就如同谁也想不到我们能实现25倍的增长,好多事做不到往往只因我们没有一颗有勇敢的心。

  地铁出行、上下楼爬楼梯、自带保温杯、随身备手帕“环保达人”是张鸣给我的第一印象。虽然出生在重庆,但一直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从事着公益事业的她,对环保格外关注。如今,绿色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这样的一些变化,让张鸣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热爱。

  张鸣是一个低碳出行的拥护者,家里的汽车在停车场已经“待业”很久了,这几年出行都是公交、地铁和自行车。

  “其实像我一样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张鸣说起了一个细节:前不久,她和同事要在火车北站搞一个公益活动,按照往年的经验,大家都会各自开车前往,而这一次却不一样,大家都赶公交、搭地铁前来。“这正是环保理念在大家心中扎根的一个具体体现。”

  张鸣还说到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在不久前搞起了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拼车”活动,由大家报各自的线路,寻找相同线路来拼车出行。“这种低碳出行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非常流行。成都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不仅很快接受,而且觉得这是一种绿色时尚。”

  而今年春节,张鸣也感受到了变化。“春节前,我打开朋友圈或者微博,一条条转发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信息爆棚。”张鸣感叹地说,以前总觉得过年要有“年味儿”,放烟花成了一个“传统节目”,“如今,那么多人自发地提议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这样自发的环保行为,让人感叹。”

  一直从事公益事业的张鸣,经常要和各种公益组织打交道。最近她发现,在成都环保组织越来越多,环保活动也越来越多。

  春节前,张鸣和她的朋友也参加了一次环保体验活动。“原以为没有几个人参加,没想到来的人还有好几十个。”张鸣告诉记者,参与的人群中,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带着孩子的一家人。“还不仅仅如此。”张鸣说,如今的成都还有很多环保组织深入到社区,从市民生活的点滴入手,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生活。

  “我们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鸣告诉记者,每周固定两天,环保组织引入的环保科技公司会在小区的篮球场进行垃圾回收,包括纸箱、瓶子、罐子等。“因为这些垃圾很多都可以再利用,通过科技公司的回收,能够达到垃圾整体减量化和资源化,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危害。”

  “这些环保习惯,看似小,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张鸣坦言,虽然只是身边的小事,但却是环保意识、环保理念在这座城市“开枝散叶”的真实写照。

标签: #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