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闭店转型失败娃哈哈为什么玩儿不转奶茶店?马上评

aaron 3 0

  近日打开娃哈哈奶茶业务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一则“温馨提示”,内容告知用户“娃哈哈奶茶不再开放加盟,门店会陆续关闭!”不仅如此,为了强化这一通知,官网首页底部固定Banner上又重复挂了一则“温馨提示”,内容为:“娃哈哈不在开放加盟,陆续将关闭所有门店,请各位支持其它国产品牌!”很显然,这里有个错别字(“不在”应为“不再”),这种小错误的出现,让原本闭店这一落寞的氛围更显凄凉,也让这场“失意”创业仓促结束的特别“具体”。

  自2020年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奶茶店后,娃哈哈奶茶店在中国奶茶类餐饮生态中基本处于“透明人”的存在。虽然娃哈哈曾将这一新业态在全国广泛布局,虽然有宗庆后亲自站台,虽然有娃哈哈这一国民品牌的强力背书,但惨淡的现实还是击碎了娃哈哈的餐饮梦。

  娃哈哈作为快消行业的巨头,虽然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品牌资源,特别是其在饮料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餐饮业,尤其是现制茶饮这一细分市场。但在跨界进入餐饮领域时,娃哈哈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其在快消行业的成功经验无法直接复制到餐饮领域,导致娃哈哈奶茶店在运营中面临诸多挑战。

  快消行业在产品上通常具有高消费频率、短使用时限、广泛消费群体的特点。例如,食品饮料、个人护理用品、家庭清洁用品等,这些产品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者需要频繁购买。

  因此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便利性、价格、品牌和促销活动。例如,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可能会选择价格合理、品牌知名度高、包装吸引人的产品。

  而在餐饮行业,产品主要是现场制作、即时消费的食物和饮品。餐饮产品不仅注重口味和品质,还强调用餐体验和服务质量;且餐饮行业的产品保质期非常短,需要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否则容易造成浪费。

  在餐饮店里,消费者不仅关注食物的味道和品质,还注重用餐环境、服务态度、菜品创新等方面。与快销行业相比,餐饮行业的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娃哈哈作为一个快消品品牌,企业基因特点注定了其注重的是产品规模化生产、品牌营销和广泛的分销网络,而餐饮业特别是奶茶店则更侧重于顾客体验、服务质量和现场制作的产品新鲜度。

  选择跨界,必然需要有抛弃固有经验的勇气与拥抱新知识、新人才的包容态度,然而通过种种披露出来的信息看,娃哈哈显然没有做好为新战场匹配新战略的准备。

  娃哈哈首创了“联销体”渠道模式,通过与经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这种模式下,娃哈哈与经销商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润,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娃哈哈采用保证金制度,要求经销商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由先货后款转变为先款后货,确保了企业资金的健康流动。娃哈哈还对经销商实行严格的管控,包括签订年度合同、规定年度销售任务、年终返利和奖励政策等,对完不成任务的经销商实行动态淘汰。

  娃哈哈深谙各级渠道的排兵布阵,它对渠道进行拆分,包括拆区域、拆品牌、拆产品,实现渠道下沉和密植。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娃哈哈在全国形成了上千家一级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乡镇村的密集分销网络。

  针对不同业态和消费者群体,娃哈哈还设计了多元化的渠道模式。例如,对于机关、学校、大型企业等集团顾客,采用厂家上门直销的方式;对于大型零售卖场及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采用直接供货的方式;对于一般超市、酒店餐厅以及数量众多的小店,由分销商密集辐射。这种“复合”结构既能够有效覆盖,又能够分类管理,有利于在每种零售业态中都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通过总部的大手和经销商无数双小手,深扎中国繁华都市与乡郊村陌,不断扩展其市场渗透率,这种密集的经销渠道网络是娃哈哈引以为傲的护城河。

  通过强大渠道和分销能力建立起来的品牌,虽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覆盖和较高的知名度,但这并不足以确保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真正的情感共鸣。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它超越了简单的购买行为和交易关系,涉及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喜爱和信任。这种情感共鸣的形成,需要品牌在多个维度上与消费者建立连接,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渠道和分销能力。

  强大的渠道和分销能力能够确保品牌产品广泛覆盖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可见度,通过广泛的渠道和高效的分销,确实能够实现销售增长,提升市场份额,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因此说品牌就构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络,还为时尚早。

  品牌故事和价值观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的重要桥梁,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共鸣,传递品牌的使命和意义。当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与消费者的价值观相契合时,消费者会对品牌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仅如此,品牌还需要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品牌的活动和互动,如创建在线社区、用户反馈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等,通过与消费者进行真实而有意义的对话,品牌能够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尽管娃哈哈在传统饮品领域有深厚的底蕴,但在新茶饮市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其品牌形象可能较为陈旧,面对年轻消费群体,其品牌形象缺乏时尚感和潮流元素。

  不仅如此,娃哈哈奶茶店在店铺装修与陈列上,走的是浓浓的怀旧风,大量铺陈其在快消品上的主力产品,比如AD钙奶,货架感和超市风浓厚,和一众奶茶店普遍或简约或潮流的风格格格不入。

  再加上娃哈哈在品牌故事打造、社交媒体互动、线下核心消费者社群维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乏善可陈,消费者购买娃哈哈的产品更多是基于由渠道力量构建的“所见即所得”。

  娃哈哈并没有实现渠道与品牌“两手都硬”的效果,在品牌势能还不足够强大时,仅依靠强大的分销网络实现在奶茶这一新赛道的品牌复制,在战略决策上略显急躁。

  娃哈哈奶茶店由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运营,自2019年启动以来,凭借娃哈哈的强大影响力和情怀营销,在最初其实还是迅速吸引了一众创业者的加盟,甚至不乏娃哈哈原有经销商体系的成员。

  据媒体报道,该业务启动一年多就开出375家门店,看似一片繁荣。然而,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倒闭”“加盟商集体维权”等负面消息频频传出。

  与其他奶茶店品牌不同的是,娃哈哈奶茶店在启动之初就选择了加盟模式,这意味着品牌方对门店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偏离品牌方的经营理念和标准,导致品牌形象受损。例如,有加盟商反映,娃哈哈奶茶的物料价格昂贵,且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口感和消费者的体验。

  娃哈哈奶茶在后续支持和投入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缺乏市场推广、产品研发更新慢等问题,使得加盟商在运营中困难重重。一些加盟商曾表示,娃哈哈公司对于奶茶业务的投资热情逐渐减退,导致门店在合同到期后直接关闭。这种缺乏持续支持和投入的做法,使得娃哈哈奶茶店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娃哈哈奶茶店之所以在最初就选择加盟模式,更多是基于快速扩张的思考。娃哈哈作为传统饮料品牌,在茶饮市场的运营经验一定是不足的,选择加盟模式,则意味着品牌方需要依赖加盟商来执行具体的运营工作。然而在加盟模式下,许多加盟商并不具备专业的茶饮运营经验,总部又无法给到成熟经验的指导,各个门店管理混乱,运营质量也参差不齐。

  既然娃哈哈选择“躬身入局”奶茶店这一新赛道,就应该“亲自下场”,通过自营的模式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基因的成熟打法,然后将成功经验复制传授给加盟商,毕竟最懂娃哈哈战略的就是娃哈哈自己。耐心一点,通过自营稳扎稳打,一店一区一城一省逐步上量,少点“收割”心态,可能局面不会像今天这般一地鸡毛。

  行业整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现制茶饮行业整体体量已达到420000家,以中国人口13亿计算,平均每3095人就有一家奶茶店。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547.2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维持小幅但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8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然而,与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新茶饮行业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在新茶饮市场中,头部品牌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例如,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的消费者群体,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驻足与购买,这些新茶饮品牌恨不得天天有促销活动,周周有新品上新,每个月都在融资的路上,就是为了在品牌密集的商圈里杀出一条血路。

  比如,为了给消费者营造新鲜感与体验感,茶颜悦色在其门店体系之内,先后开出过茶叶子铺、游园会、外卖镖局店、欢喜殿等多种店型,每种门店定位都各不相同。茶颜悦色甚至还推出了茶叶、茶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的文创产品。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喜茶还通过跨界联名和社交媒体营销来强化自己潮流的品牌形象。例如,喜茶曾与阿迪达斯、百雀羚等品牌进行跨界联名,推出限定款饮品和周边产品。

  2024年,奈雪的茶由盈转亏,期内亏损4.4亿元,闭店超过百家;茶百道营收下滑10%、净利润暴跌近60%,销售费用大涨140%,2024年上半年,新开加盟门店826家,关闭245家;即便是下沉之王“蜜雪冰城”日子也不好过,2024年,蜜雪冰城关闭了3808家门店,首次出现关店数大于开店数的情况,关店数量达到2022年的4倍,闭店率高达5.9%。

  一芳水果茶、伏见桃山、喜小茶、sevenbus、七分甜、壶见……这些曾经爆火的品牌店铺,已消失难觅。

  天眼查显示,目前娃哈哈奶茶的运营主体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广州茶美饮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3年被天河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于今年7月被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在娃哈哈近期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宗馥莉表示,娃哈哈未来要重点突破水、茶,五大产品全面均衡发展,实施多渠道网络布局、挖掘多业态销售潜力,集中资源加强终端建设。

标签: #网络营销的几种方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